
三、群策群力,健全长效机制。一是严把培训资格关。按照《江阴市学生“人人学会游泳”培训点申报办法》要求,由市体育局职能科室负责培训点资格审核,并在江阴市级媒体、市体育局门户网站和江阴体育大汇网站(
www.jy008.com.cn)及微信平台向社会公示、授牌。首批公示授牌17个培训点,第二批2个培训点,确保各镇街均有1个以上培训点,便于学生就近报名。同时,加强对各培训点监管,对有弄虚作假现象或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培训点资格,不予申报补助经费。市体育中心为充分发挥基础设施优势,专门与天津体育学院达成战略合作关系,最大程度的补充教练资源,每期完成培训1000余人。二是严把培训质量关。完善学生学籍卡数据系统,通过江阴体育大汇网站平台对各培训点的学生报名、培训组织和达标考核等环节及时进行公示。培训经费补贴根据培训点培训合格率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按标准给付,责任共担,大大提高各培训点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在组织实施奖励中,将学生家长对培训点评价作为重要依据。三是严格组织发动关。将学生游泳技能水平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把学生“人人学会游泳”工作列入对全市学校的评估考核体系,每年定期公布各学校学生游泳达标率。同时,积极探索激励学生自愿参加游泳培训和长期从事游泳训练的体制机制,大力提倡有条件的学校设立游泳教学体育课,鼓励组织各级各类游泳竞赛训练活动,不断完善游泳特长学生的发掘培养机制,努力打造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甚至大学等各学段畅通的培养通道。围绕“7•16全国游泳健身活动周”活动,我市组织了畅游长江等江阴站系列活动。